弱智與嚴重傷殘人士與社會主流健全人士做比較的話,他們通常缺乏生產力,甚至連照顧自己都成問題,他們生命的價值明顯不在乎生產力的貢獻。
這樣,他們要生存時也需要消耗資源,所以他們的而且確是社會負擔,這就代表其他人要去照顧他們,不然他們就會死亡,我們的世界就會有很多恐怖的畫面會出現,這也可以算為一種不好的問題。
然而,照顧他們需要很實際地消耗資源,一個社會,一個家庭,有沒有足夠的能力照顧他們是很現實的問題,所以如果資源不容許,有時他們可能真的會首先成為被放棄的人。
就此,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,他們生命的價值在於給健康人士作出人性的考驗,我們面對他們這類如此弱的人時,我們會選擇同情、照顧,還是放棄,這也是一種人生選擇,是對人性很正面的挑戰考驗,如果我們不照顧他們,我們就是見死不救,我們就是衰人,但如果我們承擔他們,那我們自己就要作出犧牲,那我的利益和享受就有所損失了,所以這是道德兩難的問題。
有見及此,如果問題延伸到這狀況的話,我想處理道德兩難有些方法和原則,唯不同人有不同選擇,我們各人也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,我們有權選擇做好人,也有權選擇做衰人,這都是我們的人權自由,唯不同選擇,會產生不同影響,後果我們要有勇敢去承受才好,不然別人也不會代我們承擔,我們不要奢想有僥倖的事會發生。
如此,我覺得如果單靠自己的意志去做判斷和選擇,我永遠做不到好人,我也需要信仰力量的幫助,唯我想神會給我莫大的智慧,把事情處理得更妥當,既又不失堅持道德原則,但又不用犧牲自己,我可以同時保存自己的利益和他們的權益,從中作出更有明智的處理和選擇。
最後,我覺得自己看事物要看得更宏觀、整體和長遠,有時我去照顧弱者時,表面上沒有回報,但其實可能這些經驗會令我生命有進步,我得到一些體會和能力後,再去主流社會做其他事情時,就有更好的表現,我就能從另一處獲得更多回報,所以要看整體的循環,而不要只看我與弱者之間的利益往來,我一邊在弱者身上付出,但另一端在主流社會獲得更多,這是神賞賜好人的方式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