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難與死亡是人生的一部份,任何人的人生都會出現苦難和死亡,但我現在覺得幸福感可以在苦難的日子中出現,死亡又教我們明白生命的可貴,使我們更有動機去追求幸福,苦難、死亡與幸福是三位一體的。
這樣,我覺得自己現在感悟苦難和死亡的問題時,開始覺得自己的人生前景完全安頓好,原本我也為一些很實際的供應問題而煩惱,我想獲得金錢是出發點,但慢慢把問題延伸探索出去時,我發現自己要在既有的工作和生活之外尋找突破點,我現在找到幾方面的新元素,包括弱智與嚴重傷殘人士、捉棋、愛情與性、苦難與死亡,我有了這四方面的事豐富我的人生,我感到自己的未來完整穩妥了。
就此,我想自己留在這個範圍中經營發展工作和生活就絕對無問題了,而現在我再思考苦難和死亡的問題時,我得着這生命啟示的價值時,我覺得自己下半生的未來日子裏,我應該放棄追求永遠的亢奮快樂狀態,而是應追求平穩淡然而恆久的愉悅感,亢奮的感覺往往帶有危險成份,平穩淡然的愉悅感更讓心靈感到充實,這才是更正確的快樂狀態。
如此,對於我一開始所期待的金錢問題,我覺得自己先不要太擔心身邊人有這方面的缺乏,有時有些事我不知實情時,根本無法介入,我的隨意介入反而造成反效果,我想我對自己身上的苦難好像可以接受到,但我對別人身上的苦難卻過敏了,我想苦難的源頭來自上帝,來自自然生態定律,我沒有主動為別人帶來痛苦時,我也免罪的,所以我也不用過度自責和緊張。
最後,我想世上有能力的人不只我一個,我能克服到苦難和死亡時,也有很多其他人都可以,世上仲有好多人都好掂,唔係得我一個叻哂,我誤會了自己是世上最叻的人,我只見到自己經歷的苦難,我覺得自己是世上最苦的人,別人就都很輕鬆,我其實誤會了,其實誰也會經歷不少的苦難,沒有最苦,只有更苦,我才不可能是世上最苦的人,所以我不用再騷擾其他人了,我只管好好享受自己安份的生活就夠,世上還有很多人活得比我苦,但他們都可以克服到問題,我與他們相比,只是小巫見大巫,我別太自命孤高就好了,不然這是另一種形式呈現的自高自大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