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剛才在處理自己的問題,我靜心覺察自己的狀況,最後我發現到自己原來有一些貪婪的問題,我貪的是幸福和快樂的感覺,我要求無時無刻也要開心得很緊要,所以我反而令自己精神時常疲勞,也過度地飲甜。
這樣,我再進深覺察問題時,並嘗試給予處理,我想到自己應當明白不同人的生命有不同狀況,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中,我們的身心也有不同狀態,未必到了年老階段才會經歷衰退和失去,有時一個人在中年開始,身體已經會出現毛病和體力下降的問題,所以我也要學會適應不同階段的自己的身心變化,我不能再以自己二十歲時的要求來要求今天的自己,有些事我已經失去了能力去做,有些地方我已經出現了毛病,其實我不應再用最高峰時期的要求來要求自己。
有見及此,我覺得不同人有不同的身心條件,所以對不同人也應有不同要求,有時統一的要求未必是公平,公平或許是因材施教的處理,而不是絕對劃一的指標,卻是因人而異相對的要求,所以我覺得現在自己也要先學會接納自己步入快四十的年紀,我有我現時獨有的真實身心條件狀態,有些地方我比以前更好,但更多的地方好像已不復當年勇,所以我也要調節對自己的要求,有些問題不應過度嚴格地要求自己,我覺得自己不應再要求自己在財務和事業上有出眾表現,以我的狀態來說,這些事我應對自己寬容和低要求一點,我沒有必要背負很沉重的擔子,不然這對我是不公平的。
如此,我覺得自己在接下來的日子裏,我也只須擁有足夠的幸福和享受就要知足,我不應要求最多最好,我自己需要的足夠就算,我不用成為世上最幸福的人,也不要要求成為神眼中最重視的人,我應得的神有俾足就夠,我不要要求神待我都比其他人更好,我連在神眼中的地位也不應有貪婪,我要接受神有比我更愛的人要去愛,我要接受神最愛的人不是我。
最後,我覺得從今以後,自己可以重新尋回自我,尋回自己,我再一次找到自我,與自我相遇,重新認識自我,與自我復和,之後我也想一直好好與自我共處,直到生命完結,這就是我現在的想法了,我搵嚟搵去,原來我真正要搵返嘅,係要搵返自己,搵返自我,我現在搵到了。